正如每个人都有一张身份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一样,每台具有上网功能的电子设备都有独一无二的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
IP地址又称“网际协议地址”,是一种在互联网上的给主机编址的方式。IP地址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它的存在,使得A设备可以精准地在众多设备中,找到并将数据传送给B设备,避免了数据被服务器错误的发送给C或者D的尴尬局面。
当前,IP地址主要分为IPv4与IPv6两大类。
1. IPv4
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互联网协议第4版)地址长度为32位,可创建4,294,967,296(42亿)个IP地址。IPv4地址根据网路ID的不同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 A类地址:由1个字节的网路地址和3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主要分配给规模特别大的网络使用。
2) B类地址:由2个字节的网路地址和2个字节主机地址组成,通常分配给中性网络。
3) C类地址:由3个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个字节的主机地址组成,往往分配给校园网等小型网络。
4) D类地址及E类地址:这两类地址相对特殊,其中D类多供特殊协议向选定的节点发送信息时用,E类则以“11110”开始,为将来使用保留。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全球IPv4地址消耗速度惊人,截止2019年11月25日已投入使用的IPv4地址彻底用完。为解决IPv4地址枯竭问题,由8组16进制数编码而来的IPv6地址顺势而起。
2. IPv6
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互联网协议第6版)地址长度为128位,可提供IP地址数量高达340,282,366,920,938,463,463,374,607,431,768,211,456个,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公网IP地址枯竭的问题,从而让全球所有具有上网功能的设备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公网IP而不非局域网IP。
作为下一代IP协议版本的IPv6,“不只是比IPv4高出2那样简单”。与IPv4相比,IPv6可以更有效地处理数据包,提高性能和增加安全性。与此同时,IPv6还内置了众多其他的功能,这些优点都值得各行业企业花时间和精力加速迁移到IPv6
为帮助更多企业在不改变企业现有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快速部署并深度拥抱IPv6,致力于提供一站式网络监控服务的深圳市稻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免费提供“即插即用”的IPv6设备和网站监控服务,让企业随时随地的通过电脑、手机查看当前运行状况。
声明:本平台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